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保健于养生专家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保健于养生专家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分析如下:
1、中里巴人:中里巴人家学渊源甚深 其父为八卦掌第四代传人。
2、林海峰:国际著名营养大师 整体自然医学疗法创始人,青年时期开始学习微生物学和细胞学,师从美国营养学博士谢立启先生。
3、朱鹤亭:道号玄鹤子。国际著名养生学家、中华医学家、食疗学家、玄学家、武学家。自幼承受家教,熟读四书五经,习医、武、堪舆 学道家养生学术。读中学和在入北京大学学习时期,研修中西医理论、 潜修老庄哲学,道、佛学经典。
4、杨力:著名中医学家、作家、学者、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、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。
5、张国玺:现为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研究员,张国玺研究员从事老年医学及养生保健方面的研究近20年。
6、胡维勤:中央警卫局***门诊部保健专家、主任医师、正师级教授。
7、张家瑞:台湾省台南县人,1948年6月出生。财团法人台南高工文教基金会董事 ,台湾中华全民自然养生协会秘书长,台湾中华离子医学民间团体教授,台湾中华自然医学宣导中心创办人。
8、曲黎敏: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、硕士生导师、“中华医道研究会”常务副会长。
1.所谓养生、保健,就是希望延年益寿、永葆青春。健康的身体,就是一身轻松,一生正气,阳光明媚的,没有痛苦,这是人们一生所向。
2.养生要结合四季养生,保健要结合日常保健。中医讲的“春生夏长秋收冬藏”,这就是养生的总结吧。日常保健也是平时要非常注意的,“吃食住行”,就是最好的概括。
3.养生应应季节来养生,但每个地区也是不一样的。日常保健就有“管住嘴,迈开腿”,适当运动,不暴饮暴食。
“养生是一个伪命名。”我在给老年大学和门诊患者宣教时,偶尔会听到这样的质疑。如果单从寿命长短来看,确实是这样的,但养生的根本目的并不是为了活的长,而是有质量的尽天命之年。
中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了养生保健的重要意义,提出“未病先防,既病防变”的治未病观念,如《黄帝内经》说“不治已病,治未病……夫病已成而后药之,乱已成而后治之,譬犹渴而穿井,斗而铸锥,不亦晚乎”。
中医认为一个人寿命长短和疾病倾向是由先天、后天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。先天因素包括家族遗传、父母体质和胎产,在古代先天因素无法干预,现代西医在近亲结婚、新生儿乙肝免疫阻断、甚至将来基因技术的应用,都起到了预防作用。
养生保健主要是针对后天因素进行干预,这种干预不是说吃石斛好还是吃三七好,而是针对不同季节、不同地域、不同体质的人,在生活饮食起居各方面,提出适宜的方法。就拿我个人来说,有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家族遗传病史、从小就有便秘的问题、光吃不长肉、一旦感冒就是干咳很长时间,属于中医的湿热质兼阴虚质。因为之前血压有高过160/100mmHg,所以一直有坚持运动,低钠低脂饮食,保证充足睡眠。干咳、便秘属于肺阴虚、肠燥津少,光吃不长肉属胃热、胃强脾弱,所以日常饮食尽量少吃甜、辛辣的东西,用一些滋阴润燥的(如麦冬、天冬等)代茶饮。现在血压正常,大便一周能保证3次,体重近三年来增加了20斤,离自定目标还10斤。感冒很少,最近一次还是干咳,改善不明显。
我觉得养生保健就是“尽人事,知天命”,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,持之以恒地去纠正,然后用心去体会,体质是否有改善,一些亚健康的症状是否得到缓解。另外,不要和人比,有的先天条件好,吃喝嫖赌抽活80,换你身上可能40就没了。当然也可以这样:
年轻时拚命挣钱,
年老时花钱保命。
平时花2O元买肉舍不的,
病了花2千元看病能舍的
老了保健是维持现状就不错了,没有病是感觉不到的,病在床上治病是能感觉到的,可身体更坏了又受痛苦的折磨。
谢谢***兄的邀请,对于养生,保健我只想谈一下自己亲身经历的事,还记得那是2009年,有一位朋友和我推荐直销产品,里面有保健,护肤等产品,我那时是一个对这些东西没有什么概念的人,她就怕我不接受保健品,想着女人都爱美,和我推销了护肤品,我不屑的说,老就老吧,那是岁月的年轮美丽的皱纹,她微笑着没有说话。
后来自己慢慢看些书籍,了解了一些健康方面的知识,认可了当年那位大姐说的话“她说你想一下,我们家里的一些贵重物品,里面的说明书都会提示怎么样来保养和维护?汽车对于一般家庭算是特别贵重物品了吧?!只要是买了汽车的人就会按照说明按时去汽修厂做车辆保养,那我们人呢?生命对我们来说只有一次,那是何等重要,难道不应该好好呵护保养吗?”
现在,我的见解就是大道至简,按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中医理论保养自己,适应四时,吃饭按时定量温热适宜,日出而作日落而息,加上合理运动,保持心情愉快就是最好的养生之道。当然,在经济良好的基础上,适当用一些适合自己的保健食品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对于养生保健,每个人都会说出一堆大道理。譬如高血压别喝酒,冠心病别动气,瘦子别挑食,胖子得减肥,血脂高要吃素,保健就是管住嘴迈开腿……
但实际上真正能做到这些事的人有几个呢?做到了后,能长期坚持做的又有多少人呢?所以我认为养身保健最关键的问题是在于有没有恒心去坚持。
“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”养生保健也是如此。需要经过长年累月的坚持健康的生活规律,才能看得到效果。而不是听信某些偏方,喝些中药,吃点保健品来养生的。
对于养生保健,我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意见。无非就是坚持十六个字“合理饮食,适当运动,作息规律,乐观向上。”说起来简单,做起来难,坚持才是唯一的真理。
药师华子希望大家都可以身体健康,万事如意!
不一样!但有共同点。
养生是保护和维护生命的,保健是保护健康的。养生不仅要躯体无疾而且要心里适应能力强即精神健康,还要有适应周围环境能力。所以,养生要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,不仅仅是追求身体健康,而且也追求精神健康。养生的重点是以神领意,精神健康决定身体健康,即精神健康第一,精神好与坏直接影响着身体的疾病。
保健是保护健康以不生病或少生病为目的,即不得病或如若有病不再加重。也就是以预防为主,做到***预防病因预防、病期预防、病后恢复期预防。
所以,养生与保健不同。两者对身体都好,提倡养生,也支持保健,养生保健对人健康都好!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保健于养生专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保健于养生专家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hairofthek9.com/post/47991.html